青銅器連接起的亞洲文明 二維碼
4682
銅鼓(西漢) 圖片來自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出土青銅器全集》 喇叭形耳環(huán)[夏代(齊家文化)] 圖片來自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出土青銅器全集》 青銅爵(夏代),二里頭遺址出土 圖片來自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出土青銅器全集》 中國古代青銅器作為全世界最精美的可移動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文明時代早期的代表性器物,也是最具特色的物質文化產品。但是,目前考古發(fā)現最早的青銅器并非來自中國,而是在絲綢之路上的西亞地區(qū)??梢哉f,青銅器本身就是承載著亞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遺產,而這一點與正在北京舉辦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相契合。 青銅冶鑄技術探源 早在先秦時期,廣袤的草原和遼闊的海洋就為中華文明與亞洲其他文明之間提供了交流的通道。目前的考古發(fā)現和學術研究證明,青銅冶鑄技術很可能起源于西亞地區(qū)。中國早期青銅冶鑄技術中可能與西方有關的因素有很多,如商周時期鑄銅遺址中常見中空的傘狀陶管,類似形制的器物在俄羅斯伏爾加河流域也有發(fā)現,時間約為公元前2000—前1800年,公元前一千紀,中國西北及周邊地區(qū)常見表面鍍錫青銅器,而這一技術在更早的階段常見于歐亞大陸西端。隨著考古發(fā)現的積累和相關研究的逐步深入,亞洲各區(qū)域之間青銅器制作技術交流的證據還會不斷涌現。 目前,我國境內出土的時間最早的青銅制品為1977年在甘肅東鄉(xiāng)林家發(fā)現的銅刀,時間約為公元前3000年。繼東鄉(xiāng)銅刀之后,在甘肅多個地點又發(fā)現了紅銅或青銅制品,器類包括刀、斧、錐、環(huán)、鏡、飾品等,均為二合范鑄造而成。近年來轟動學界的陜西神木石峁遺址,已經發(fā)現了銅刀、銅鏃等青銅器和石范等鑄銅遺存,石范上的可辨器形包括環(huán)首刀、直背刀、錐等,時間為公元前2100—前1800年。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fā)現了陶寺文化(公元前2600—前2000年)的銅鈴,這是我國目前時間最早的銅鈴,使用復合范鑄造而成,較之雙合范而言顯得復雜,但其頂部的不規(guī)則透孔則又顯示出一定的原始性,在遺址宮殿區(qū)發(fā)現過1件可能是盆的口沿的銅器殘片,也是復合范鑄造,同一遺址內的其他地方還發(fā)現了二合范鑄造的銅齒輪形器和銅環(huán),表明當時除了開始嘗試更為復雜的復合范之外,簡單、原始的二合范技術仍在流行。河南登封王城崗遺址發(fā)現過公元前1900年前后的銅容器殘片,也是復合范鑄造的。 總之,青銅器在中國最早發(fā)現于西北地區(qū),目前發(fā)現的所有制品均為簡單合范鑄造,與之類似的鑄范,大量發(fā)現于中亞、西亞及以北的草原地區(qū),年代上要早于中國的發(fā)現,表明青銅器范鑄技術的跨區(qū)域交流很早就產生了。 在公元前二千紀初的齊家—西城驛文化,甘肅地區(qū)銅器生產步入繁榮階段,較此稍晚,陜西、山西和河南也開始發(fā)現較多青銅器。 二里頭文化時期(公元前1700—前1500年),出現了鼎、盉、爵、斝等以多塊陶范組合鑄造的青銅容器。塊范鑄造是中國青銅冶鑄技術本土化的重要創(chuàng)新,得益于中原地區(qū)深厚的陶器制作傳統,塊范鑄造技術得到了長足發(fā)展,促進了中原早期國家的形成和商周禮制社會的繁榮。 青銅器形上的文明互鑒 除了冶鑄技術上的交流,當時中國的青銅文化與中亞、西亞地區(qū)還存在著器形上的交流。美國學者胡博認為,二里頭文化中常見的青銅爵很可能受到了西亞的影響,伊朗沙赫達德遺址出土的紅銅制作的上部帶流、尾的“爵形器”,很可能是二里頭銅爵的原型之一,這種“爵形器”在中亞的土庫曼斯坦等地也有出土。 歐亞草原是世界上最廣袤的草原地帶,自多瑙河下游起,經潘諾尼亞草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哈薩克丘陵、薩彥-阿爾泰山系、蒙古高原,直至中國東北松遼平原,東西綿延一萬余公里。如此廣闊的通道,為歐亞草原的交流提供了極為便捷的條件。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中國早期銅器中的齊家文化銅器、四壩文化銅器、天山北路文化銅器均或多或少受到了來自米努辛斯克盆地、近東及蒙古草原地區(qū)的影響,如四壩文化和天山北路文化中的權杖頭吸收自近東文化因素,透銎斧、三叉護手劍、喇叭形耳環(huán)則來源于蒙古草原地區(qū)。另一方面,這種文化交流是雙向的,在上述區(qū)域也發(fā)現了一些明顯受到中國北方青銅文化影響而產生的器物,如蒙古國早期青銅器中的刀、劍、盔都是源自商時期的中國北方,有學者據此提出了“中國北方-蒙古高原冶金區(qū)”這一概念,意在強調中國北方與周邊的蒙古高原及更北的外貝加爾地區(qū)之間的緊密聯系。內蒙古地區(qū)常見的青銅牌飾,也廣泛見于歐亞草原東部的其他地區(qū)。 此外,在青海、河南、遼寧等地發(fā)現有少量的“塞伊瑪-圖爾賓諾式銅矛”,同形制的銅矛在俄羅斯米努辛斯克盆地發(fā)現很多,此種銅矛最大特征是銎部帶有一個向后彎的鉤,又稱為“倒鉤銅矛”,很多學者都已經指出中國境內出現的這些倒鉤銅矛與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有關,其中的交流分別通過新疆和蒙古高原來實現。 我國東北地區(qū)的青銅文化中流行一種刃部雙曲的銅劍,此類銅劍在我國境內的分布地域西抵內蒙古寧城、東北可達長春及其臨近地區(qū)、南到鴨綠江流域,類似銅劍在與我國遼東半島毗鄰的朝鮮半島也有少量發(fā)現,如朝鮮黃海南道、韓國慶尚南道、全羅南道、忠清北道等地,雖然銅劍的細部略有差異,但整體形制基本相同。有學者認為朝鮮半島發(fā)現的曲刃劍“很可能是從我國東北地區(qū)傳入的”。 中國與周邊國家頻繁深入的文明交流 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大規(guī)模文化交流是從中國的秦漢時期和日本的彌生時代開始的,在長崎、福岡、佐賀等地都發(fā)現過漢式的銅鏡和貨幣,其中銅鏡是彌生時代遺址中出土數量最多的一類漢朝文物,迄今已發(fā)現500余件。除了直接從中國獲得銅鏡以外,彌生時代的居民還大量仿制這類銅鏡,中日文化交流考古中常常被提起的“三角緣神獸鏡”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器物。從目前的考古發(fā)現來看,當時中國與日本之間交流的線路主要是以朝鮮半島為中繼、經由對馬島和壹岐島而達到九州地區(qū),再向日本列島擴散的。 中南半島與中國云南、廣西地區(qū)山水相連,水陸交通便捷,聯系緊密。例如,云南地區(qū)早期金屬技術的一大特點是使用石范鑄造,而類似石范在泰國班清文化中發(fā)現較多,斧、鉞、矛等不少兵器也與班清文化的同類器相同,彼此可能存在技術交流。云南的青銅技術也傳播到了越南,有學者指出東山文化(約公元前500—公元100年)的劍、戈、矛、靴形鉞等兵器的器形,與滇文化的同類器非常相似,東山文化的銅鼓則大多與滇文化的銅鼓近似。因此滇文化很可能是東山文化的源頭之一,但在青銅冶鑄技術方面二者也存在明顯區(qū)別:滇文化兵器極少含鉛,而東山文化的兵器往往高鉛。 除了技術和器形上的交流之外,當時云南與南亞之間也存在著實物的直接交流。銅鼓最早于公元前800年至前500年左右出現于中國的廣西地區(qū),剛出現的銅鼓形制比較原始,且基本均為素面或僅有很簡單的幾何紋裝飾,使用用途比較廣泛,除了作為樂器使用之外,還作為炊器、隨葬品、祭祀品等。銅鼓除了分布于我國的廣西、云南、貴州等地之外,在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泰國、老撾、緬甸等國家均有發(fā)現,泰國班清就發(fā)現過萬家壩型的銅鼓,與楚雄萬家壩出土的銅鼓近似,很可能是從云南傳入泰國的。除了銅鼓之外,東山文化中的不少銅器也很可能是直接來自于云南。鼓作為這一區(qū)域青銅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其至今仍在發(fā)揮著作用,前不久泰國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的即位慶典巡游儀式上,巡游隊伍中就有人在敲奏銅鼓。 青銅器是探討亞洲早期文明不可缺少的實物資料。而中國以鑄造難度較大、紋飾復雜的容器為主,在亞洲乃至世界青銅文化中獨樹一幟。中國古代曾提出過“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國語·鄭語》)的理念,“和”為和諧,是不同事物的相承相繼,“同”是相同事物的疊加,掩蓋了事物之間的差異。強調“和而不同”(《論語·子路》),尊重文明的多樣性,推動各文明之間交流互鑒,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才能使各文明延續(xù)旺盛的生命力,實現真正的和諧與多彩。 上一篇郵票上的《西游記》
下一篇數說“一帶一路”成績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