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縣建置沿革史 二維碼
1145
發(fā)布時間:2013-10-18 獻給寧國建縣(市)1800年 寧國,她位于安徽省東南部,天目山北麓,長江下游支流水陽江上游,約在東經(jīng)119°,北緯30.5°。 1996年冬季,寧國西津辦事處羅溪村毛竹山窯場中發(fā)現(xiàn)的砍削器、刮削器、石球和尖刀器等大量的形狀各異的石頭工具,經(jīng)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房迎三考察鑒定,它是猿人使用的石頭工具,是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存,距今約60萬年(據(jù)《走進寧國》,趙祖軍著)。60萬年前已有猿人在此生存了。經(jīng)過幾十萬年的發(fā)展, 猿人在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中進化了。 在歷史的進程中,寧國市建置沿革如下: 夏商周時期(前2070前-771年) 約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寧國屬九州中的揚州之域。 今寧國市中溪鎮(zhèn)中田村荷花塘溪塢里的大山“禹堯尖”,上有龍池。古時,山上建有禹廟,廟址猶存,“世傳堯使禹治水過此故名”(《寧國縣志》明嘉靖版)。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前770前-221年) 春秋初期,諸侯國有100多個。安徽分屬吳、楚、齊、魯?shù)却髧?,各國征伐不斷,民不聊生。江漢平原的楚國和長江中下游的吳國進行連綿不斷地諸侯爭霸戰(zhàn),兼并了安徽境內(nèi)的許多諸侯小國(據(jù)《安徽歷史》,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相傳,寧國是春秋時期中原諸侯國寧國遷徙而來的,定居鄉(xiāng)村名仍叫“寧國”。寧國意取吉語,語出《易經(jīng)·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據(jù)《皖志述略》)。意為“天居于萬物之首,猶如國君居于眾民之首,使得天下都獲得安寧?!痹⒁獍顚巼?,長治久安。 吳王闔閭即位后,任人為賢,發(fā)展生產(chǎn),吳國國力越來越強。公元前510年,吳王闔閭以伍子胥、孫武為將,率兵進攻楚國,一直攻入楚國都城,楚國幾乎亡國。寧國之地屬吳國。 “寧國雖僻,固吾孔圣過化之地也”(《寧國縣志序》,嘉靖六年〔1527〕,學士鄒守益撰,志未刊行)。 孔丘(前551-前479年),大約在這一時期從楚國入?yún)菄?,途?jīng)寧國(據(jù)《太平寰宇記》,宋 樂史撰)。為了紀念他,人們將他經(jīng)過的地方命名為夫子巷(今寧國市內(nèi)公安局一帶)、孔夫堂(今仙霞鎮(zhèn)仙家村)、孔夫關、孔子井(在孔夫關旁)、孔夫村。 越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國力終于強大起來,公元前473年吳國被越國所滅,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被越國所占據(jù),寧國之地屬越國。江淮地區(qū)為楚國所占。公元前333年楚國滅越國,寧國之地屬楚國。 秦漢時期(前221-2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統(tǒng)一,寧國之地屬會稽郡(據(jù)《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教授主編),較多史書記載屬于鄣郡。秦國初時設36郡,其中沒有鄣郡,史學家認為鄣郡可能是項羽為王時所立。鄣郡最早出現(xiàn)在《漢書·高帝紀》中,高祖六年(前200年):“以故東陽郡、鄣郡、吳郡五十三縣,立劉賈為荊王。” 西漢時期(前206公元25年),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秦鄣郡為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寧國之地屬宛陵縣。 東漢時期(25-220),寧國先屬東漢丹陽郡,治在宛陵。 秦漢時期的江南仍然是“刀耕火種”。居住在皖南、浙西北、贛東北的山民,“依阻山險,不納王租,故曰山越。”山越人臂力過人,勇猛好戰(zhàn)。吳侯孫權欲圖霸江東,不敢輕視山越人。建安十三年(208),孫權派大將賀齊征討丹陽郡西部的黟、歙二縣。賀齊出奇兵平定山越人。孫權析黟、歙為六縣,設新都郡,令賀齊為新都太守(據(jù)《三國志·賀齊傳》)。建安十三年,孫權又在南扼徽浙贛山區(qū)、北控宣廣丘陵平原的戰(zhàn)略要地宛陵縣南鄉(xiāng)設置“寧國縣”、“懷安縣”,以防山越(據(jù)萬歷《寧國府志》、《讀史方輿紀要》,《皖志述略》)。寧國縣、懷安縣屬吳丹陽郡。寧國縣名沿用原諸侯國遷徙而來的定居鄉(xiāng)村“寧國”之名。懷安縣名,系取吉語,因漢末豪強四起,嚴重威脅漢室,意為懷念安定。 還有大量的史料可以間接證明建安十三年(208)寧國縣建縣: 〔一〕、《三國志·呂范傳》中記載:孫權征討關羽,經(jīng)過呂范官邸,謂曰:“昔早從卿言,無此勞也。今當上取之,卿為我守建業(yè)。”權破羽(關羽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還,拜范為建威將軍,封宛陵侯,領丹陽太守,治建業(yè),督扶州以下至海,轉(zhuǎn)以栗陽、懷安、寧國為奉邑。黃武七年(228),呂范升大司馬,印綬未下,疾卒。權素服舉哀,遣使者追贈印綬。 〔 二〕、《三國志·周魴傳》中記載:周魴,字子魚,吳郡陽羨人。舉孝廉,任寧國長(據(jù)《漢書》記載,《漢制》規(guī)定:縣達萬戶設令,不足萬戶設長,侯國為相),轉(zhuǎn)在懷安。錢塘大帥彭式等蟻聚為寇,時以魴為錢唐侯相,旬月之間,斬式首及其支黨。遷丹陽西部都尉。官拜鄱陽太守,“賞善罰惡,恩威并行?!秉S武中,鄱陽大帥彭綺作亂,攻沒屬城。魴與胡綜戮力攻討,遂生擒綺,送詣武昌,加昭義校尉。黃武七年(228年)曾以七事詐降魏國,指出吳國可破,大司馬曹休中計,以十萬步騎朝向皖城接應,司馬懿取江陵,賈逵取東關,以三路襲取吳國。孫權委任陸遜為大都督,迎擊曹休,雙方?jīng)Q戰(zhàn)于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大敗曹休,一舉擊潰魏國十萬兵馬。 〔三〕、《宋書·州郡志》卷三十五“宣城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分丹陽立,領縣十:……懷安令 吳立,寧國令 吳立?!?/span> 〔 四〕、《太平寰宇記》記:寧國縣“本漢宛陵縣,地志云漢末分宛陵南鄉(xiāng)置焉,初屬丹陽郡。吳景帝時改屬故鄣郡?!薄皯寻补食窃诳h東南一百里,《地理志》云吳大帝分宛陵之地置,屬丹陽郡。至景帝時屬故鄣郡。” 〔五〕、《三國會要》(清 楊晨著,是研究“三國”典章制度沿革損益的權威史料)記載:孫吳“丹陽郡,領縣十六:…… 寧國,懷安?!?/span> 〔六〕、《寧國縣志》(明嘉靖版)記載“按府志云:‘寧國吳縣,本漢宛陵南境,吳初置,治獨山 ,與懷安并,說是寧國縣之名始于吳 …… ’” 〔七〕、《寧國縣志》(清 道光版)記寧國縣城郭:“《方輿紀要志》云,縣南十三里有故城,孫吳筑城于此,以防山越,唐改今治?!庇钟洃寻补食牵骸啊兑唤y(tǒng)志》懷安故城在縣東南四十里?!缎赂尽吩圃诳h東南一百里,后漢建安十三年孫權分宛陵置懷安縣?!?/span> 寧國建縣于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是有事實根據(jù)的。 三國南北朝時期(220-589) 建安十六年(211),孫權移治于秣陵(今江蘇南京市),次年,改秣陵為建業(yè)。丹陽郡的地位成為吳國國都之郡了。寧國縣、懷安縣屬丹陽郡。 建安二十年(215),孫權遺陸遜征丹陽山越,平之(據(jù)萬歷《寧國府志》)。 嘉禾三年(234)八月,丹陽太守諸葛恪為撫越將軍,征討山越,在今寧國城南十三里獨山(亦有史書記為竹峰萬福村)筑土城(城周130步),以防山越。至嘉禾六年皖浙贛一帶山越被擊?。〒?jù)《三國志·諸葛恪傳》)。 吳景帝永安(258263)中分置故鄣郡,原丹陽郡改為故鄣郡,治宛陵。轄十五縣。寧國縣、懷安縣屬故鄣郡。晉武帝太康二年(281),置宣城郡,治在宛陵。寧國縣、懷安縣屬宣城郡。 西晉永嘉時(307-313),黃顏法師修煉于南極黃顏石室。 東晉太和時(366-371),瞿硎先生隱居在山門洞瞿硎石室。 宋(420-479)初為宣城郡,治宛陵。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宣城郡移治蕪湖,尋還宛陵。寧國縣、懷安縣屬宣城郡?!皠⑺C,劉宋朝寧國令,見《隋書·經(jīng)籍志》。按《宋書·州郡志》升寧國長為令。”(據(jù)《寧國縣志》民國版) 齊(479-502)為南豫州,治宣城郡,治宛陵。寧國縣、懷安縣屬宣城郡。 梁(502-557)武帝末年分宣城郡春穀南境置南陵郡,領三縣,屬南豫州;寧國縣、懷安縣屬宣城郡。 陳(557-589)初改屬北江州(公元589年廢),陳又改宣城郡為宣州,治宛陵。寧國縣、懷安縣屬宣州。《太平寰宇記》記懷安縣:“地理志云陳天嘉五年(564)廢入宣城縣。今為寧國界” 孫吳、東晉、南朝的四代,都以現(xiàn)今的南京為都城,歷史上稱為“六朝”。六朝政權都比較重視江南的生產(chǎn)。吳國政府將征服的山越人遷出山區(qū),同漢族人民一起,共同發(fā)展南方經(jīng)濟。南朝的宋政權也采取了多種形式發(fā)展南方的經(jīng)濟。原比中原落后的皖南農(nóng)業(yè),“六朝”時得到迅速發(fā)展。在皖南的開發(fā)中,各族人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加深交往,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南朝以后,史書上不再提“山越”人了。 隋唐時期(581-907) 隋朝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改宣州為宣城郡,宛陵更名為宣城,宣城縣(治所青弋江邊)移治宣城縣(宛陵)。宣城郡、宣城縣同治所。寧國縣、懷安縣屬宣城郡。開皇九年(589),寧國縣、懷安縣并入宣城縣。 隋煬帝大業(yè)十四年(618),復置寧國縣、懷安縣,屬宣城郡。 大業(yè)年末,邑人梅知巖率部攻占寧國縣城后,又占宣城縣。唐武德六年(623)三月歸順唐朝,封南魯王(據(jù)《寧國縣志》,實際唐王朝對異姓只封公,不封王)。 唐朝,宣城郡亦名宣州,屬江南西道。武德二年(619),占據(jù)丹陽(今南京),擁有江淮、皖南等地區(qū)的杜伏威、輔公柘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軍,歸順了唐朝,宣城郡歸唐。武德三年唐朝立寧國縣、懷安縣,屬宣州。 武德六年(623),唐王朝令杜伏威入朝為官,以行臺左仆射、舒國公輔公柘留守丹陽(今南京市),而將兵權交給右將軍王雄誕。輔公柘不服,詐稱得杜伏威書信,于八月殺王雄誕,奪取兵權,起兵反唐,后退駐皖南。李靖將軍領兵征戰(zhàn)輔公柘,歷經(jīng)一年多,于武德七年(624)殺輔公柘。是年,唐王朝廢寧國、懷安二縣。從此,懷安縣未再立。 天寶三年(744),以原寧國、懷安二縣地,置寧國縣,屬宣州。縣城遷至現(xiàn)址。上元(760-761)時,為宣歙饒節(jié)度,治在宣州,寧國縣屬宣州。 大歷(766-769)初,改為宣歙觀察使,治在宣州,寧國縣屬宣州。 大順元年(890),朝廷升宣歙觀察使(原領宣、歙二州)為寧國軍節(jié)度使(領宣、歙、池三州),治在宣州。寧國縣屬宣州,縣名仍為“寧國?!?/span>寧國縣在唐朝,她以其形勝、物華、人杰地靈而享譽四方。韋應物、盧照鄰、白居易、杜牧、許渾、羅隱、司空圖、韓翃、齊己、楊夔等眾多詩人來此游覽,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 范傳真于德宗貞元二十年(804)任寧國縣令。有德政,為寧國名宦。修建了“化洽亭”。柳宗元(773-819)的散文《送寧國范明府詩序》,記述了:范傳真來到京都,在宰相門下任職,取得了好名聲,于是被任命為京郊武功縣的縣尉,后因工作成績卓著,被委任宣州寧國縣縣令。有人說他在京郊任職是美差,言外之意是可以升官發(fā)財,而范傳真認為,做官所以說好,是有利于百姓,做官就是要做百姓的仆役,做百姓的仆役,吃他們(指百姓)費了力氣種出來的糧倉,可以沒有報答嗎?我要使他們達到相互恩愛有禮節(jié),除去謊言欺詐、欺凌粗暴,先給老百姓以好處,而后才享有那些俸祿,這樣,差不多安我的心,臉上不感到羞愧,才覺得滿足。他的同僚寫詩送別,柳宗元為送別詩作了序言。這篇詩序,柳宗元是借范傳真的口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在這篇序文中,作者運用了對比手法,突出范傳真與那些唯利是圖、玩弄權術,魚肉百姓的奸官的巨大差別,那些人一心想能夠在京畿任職,范傳真卻輕意丟掉,那些人為了能保官保職,出壞主意,濫用職權,偷換、改動文書,范傳真心地坦然,不在乎其升官調(diào)任。通過這樣的對比,范傳真“為吏者人役也”這一思想就表現(xiàn)得鮮明突出了。 五代時期,吳國(892-937),為寧國軍節(jié)度使,治在宣州。寧國縣屬宣州。 南唐(937-975),為寧國軍節(jié)度使,治在宣州。寧國縣屬宣州。 南唐時,在縣東南,今仙霞鎮(zhèn)楊山村境內(nèi)建烏石城,以防備吳越國。故城基址猶存。 宋元時期((960-1368),北宋(960-1127),為宣州宣城郡,寧國軍節(jié)度使,治在宣州。寧國縣屬宣州。北宋初寧國縣設22鄉(xiāng),太平興國至元豐年間(976-1085)改設15鄉(xiāng)。 邑人王平于熙寧丙辰年(1076)喜登寧國縣第一位進士。章夏、章復兄弟倆先后高中進士。 北宋科學家《夢溪筆談》作者沈括,于嘉祐六年(1061)客居寧國縣。他積極支持協(xié)助其兄寧國縣令沈披,在今安徽蕪湖地區(qū)修筑規(guī)模宏大的萬春圩,開辟出能排能灌、旱澇保收的良田1270頃。同時,他還寫出了《圩田五說》、《萬春圩圖書》等關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宣和二年(1120),方臘率義軍占據(jù)縣城。 南宋(1127-1279),初為宣州宣城郡,寧國節(jié)度使,治在宣州。寧國縣屬宣州。乾道二年(1166),因孝宗皇帝潛邸升宣州寧國節(jié)度使為寧國府,治在宣州。寧國縣屬寧國府。南宋初,筑城抗金(城周長519丈,高1.5丈)。 南宋時期,寧國縣修有縣志,名為《寧川志》(《文淵閣書目》十九、嘉定《赤城志》三十三中有記載),已佚。南宋時期,寧國縣人才輩出,人文底蘊十分厚重。吳柔勝一門祖孫三代四進士、一狀元;虞儔、奚士達、胡用虎家各出了三進士;虞光、虞術、饒虎臣、鄭魏挺、章一桂 …… 均進士及第。高僧宗杲,寓教愛國、聰慧雄辯、佛法超群、法學淵博,自創(chuàng)“看話禪”,使臨濟宗教派弘揚光大,經(jīng)久不衰。先后被北宋欽 宗皇帝封為“佛日大師”、南宋孝宗皇帝封為“大慧禪師”。 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至元十四年(1277),忽必烈改寧國府為寧國路總管府,治在宣州。寧國縣屬寧國路總管府。元朝,寧國縣仍為15鄉(xiāng),鄉(xiāng)設里,里設社。 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紅巾軍徐壽輝率李四、羅二等部攻占縣城。 至正十七年(1357)四月,朱元璋親征督師,歷七日,攻破縣城。 元末時,設岳山巡檢司于今萬家鄉(xiāng)銀山何弄塢,維持鑿山采銀秩序。 明清時期(1368-1912) 元至正十七年(1357)四月,朱元璋攻下寧國路(治所在宣州)后,改寧國路為寧安府, 至正二十一年(1361)四月改為宣城府,至正二十六年(1366)改為 宣州府,朱元璋吳元年(1367)四月又改宣州府為寧國府。寧國縣屬之。 明朝洪武元年(1368)正月開國后仍定名為寧國府。寧國府為南直隸。寧國縣屬寧國府。明朝,寧國縣仍為15鄉(xiāng),以縣城為中心,順時針方向劃分四十二個都,都設圖,隸屬鄉(xiāng)里。 明初,設胡樂、岳山兩巡檢司,維護社會治安。 被稱為明朝“前七子”的王廷相,正德十一年(1516),任寧國縣令,以剛正博雅為時稱頌,百姓對其有“去后思”之譽。 范鎬,浙江鄞縣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由舉人任寧國縣知縣,為政有能名。倡修《寧國縣志》四卷,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刊行,它是寧國縣第一部正式刊行的縣志。 清朝建國于1616年,初稱后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仍為寧國府,府治宣城。清初,南直隸改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分安徽、江蘇兩省。安徽建省后,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式定省會于安慶府,治懷寧(今安慶市)。寧國府先后屬江南省徽寧道、安徽省徽寧道、徽寧太廣道、徽寧池太廣道所轄。寧國縣屬寧國府。清朝鄉(xiāng)里都圖沿明制,道光初,全縣設15鄉(xiāng),42都,60里。 順治四年(1647),知縣楊名遠主修《寧國縣志》6卷,黃可縉等編篡。今北京圖書館等地存13、5、6共5卷。陳養(yǎng)元,字正求,號鹿山,又號芷濱,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康熙三十二年舉人。官寧國縣知事,行取主事有能名,修《寧國縣志》,全書10卷,康熙五十二年(1713)刊行。今北京圖書館等地存18、10共9卷。 道光五年(1825),知縣梁中浮篡修《寧國縣志》,全書12冊14卷。今上海圖書館等地存卷首、17、12、卷末共9卷。光緒二十五年(1899),由張達五修《寧國縣通志》,鄭思賢增修,周贇篡。未刊行,手抄傳世。該志于同治八年(1869)修,光緒二十五年(1899)增補而成。 咸豐(1856年5月2日始)、同治年(1864年8月1日止)間,太平天國義軍與清軍在寧國縣展開爭奪戰(zhàn),你來我往拉鋸戰(zhàn)20次,其中10破縣城,加上瘟疫、自然災害,寧國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生存下來的人口不足百分之一。戰(zhàn)爭結束三年后,從徽州、福建、浙南遷來少數(shù)客民,待湖北、河南災民大批南來,人口才漸多。光緒五年(1879)始,畬族鐘、雷、藍姓人氏陸續(xù)由浙江遷入寧國縣千秋關一帶居住。所以,寧國:“五方雜居,風俗各殊?!?/span> 古時,文人筆下美稱寧國為“寧川”、“寧州”、“陵陽”、“寧陽”。 民國時期(1912-1949) 民國元年(1912),廢府留縣,縣專其名。寧國縣直隸于安徽省。 民國三年(1914),寧國縣屬蕪湖道。 民國十七年(1928),寧國縣直屬省。 民國二十一年(1932),屬宣城首席縣長,同年11月設皖省第九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寧國縣屬之。 民國二十九年(1940),設皖省第六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寧國縣屬之。 民國三十五年(1946),寧國縣屬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三十八年(1949),設宣城專員公署,寧國縣屬之。 民國二十五年(1936),縣長王式典議修《寧國縣志》,李丙麢任總篡,徐云濤任分校主任,全書12冊14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 1949年4月23日,寧國縣解放,5月隸屬于宣城專區(qū)。 1952年1月,寧國縣屬徽州專區(qū)。 1956年2月,寧國縣屬蕪湖專區(qū)。 1959年9月,由寧國縣志編輯委員會編寫成《獻給偉大的十年寧國縣志》初稿,鉛字油印,未刊行。 1963年3月,寧國縣屬徽州專區(qū)。 1980年1月,寧國縣屬宣城地區(qū)至今。 1995年10月11日 ,寧國縣榮膺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第三屆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她是安徽省唯一獲得此殊榮的縣(市)。 寧國縣地方志編篡委員會主持編篡,賈金福任主編,歷時十余年,新編成《寧國縣志》。1997年7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發(fā)行。 1997年3月11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寧國縣撤縣設市,改稱寧國市。寧國建市以來,經(jīng)濟發(fā)展躍入快車道,綜合經(jīng)濟實力雄居安徽省榜首。 寧國建縣(市)已達1800年,她以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而享譽四方。 本文經(jīng)華和平(宣城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寧國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趙祖軍(寧國市委黨校副校長、中學地理高級教師)、 賈金福(《寧國縣志》〔97年版〕主編)、熊壽平(寧國市教學研究室教研員、中學歷史高級教師)等先生審閱,并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