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節(jié)|詩人筆下的童心,亦是我所懷念的 二維碼
5552
六一兒童節(jié)將至,常有人覺得,那是孩子們過的節(jié)日,與成人無關。我們慢慢長大,卻漸漸忘記,每個成人都曾經(jīng)是孩子。 冰心說:“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從前也曾是個小孩子,現(xiàn)在還有時仍是一個小孩子。” 童心不是一種年齡,而是一種境界。周國平說:“真正的成熟在本質(zhì)上始終是包含著童心的。” 有不少描寫和贊美童心的詩詞作品,他們既真實地再現(xiàn)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生活圖景,又細膩地捕捉到孩子們天真活潑的內(nèi)心世界。走進妙趣橫生的文學世界,感受那些可愛的純真本性。 牧童意象:“真性情”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清明》膾炙人口,傳誦至今,牧童形象躍然紙上。詩歌中關涉牧童生活情態(tài)的作品比較多,“騎牛、吹笛”的牧童,身上散發(fā)著“無憂世事,樂于天性”的精神面貌。 《牧童》 ——(唐)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點評:在草色蔥蘢的原野上,傳來悠揚悅耳的笛聲。詩人隨后筆鋒一轉(zhuǎn),開始描寫勞作了一天的牧童,在黃昏后無牽無絆,自由自在地躺下來欣賞月色。這幅牧童晚歸休憩圖,折射了詩人心靈世界的追求,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然與恬靜。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點評:悠然自得、天真活潑的小牧童不知世間還有“憂愁”二字,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忽然,他發(fā)現(xiàn)了樹上的鳴蟬,非常驚喜又機警地閉口注目,讓人倍覺小牧童的純真可愛。詩歌贊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真性情”。 童心即真心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的《村居》以輕快的筆調(diào)寫出兒童放風箏的自由與快樂的情景。明代的李贄說,“童心”即是“真心”?!胺蛲恼?,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 《池上二絕·其二》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點評:一個小孩兒偷偷地撐著小船去摘白蓮,他還不懂得隱藏自己偷摘蓮蓬的蹤跡,以為誰都不知道;實際上,當小船駛過水面,綠色的浮萍便分出了一道明顯的水線,這就暴露了自己的秘密。這首詩有景有色,細致逼真,富有情趣。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點評:蓬頭小孩幼稚調(diào)皮,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學釣魚。當路人問道,小孩唯恐驚散了池中的魚,從老遠招手而不答。這首詩雖然沒有炫麗的色彩和刻意的雕飾,但是恰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平淡淺易地再現(xiàn)了兒童那種認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詩人的高明,在于他能夠敏銳地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個精彩的瞬間,將那一刻的美麗定格。一幅幅最為平常的畫面,在他的手里,都變成了世上最美的風景。楊萬里描寫了很多清新自然的田園生活,以及生活在這里的人。他有多首關于童趣的詩歌,從這些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真情流露、最為本真,“不失赤子之心”的詩人。 《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點評:兩個小孩坐在一葉小漁船上,他們收起竹篙,放下船槳,想學大人張傘作帆,讓船隨風而動。這首詩淺顯易懂,充滿情趣,詩人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同時也可以看出詩人的童心不泯。 辛棄疾與楊萬里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他也因為被罷官而回到鄉(xiāng)村過起退隱的生活。在他閑居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贊美村居生活的詞篇,《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便是其中之一。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宋)辛棄疾 連云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點評:一群兒童手握長竿在詩人的園子里偷梨棗,他們一邊撲打著梨、棗,一邊東張西望地提防隨時準備拔腿逃跑。當年戰(zhàn)場上“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將軍,卸下了往日里威嚴肅穆的面具,此刻變成了一個“老頑童”,不但不讓家人去阻止“偷梨棗”的孩童,而且還躲在靜處閑看這些天真無邪的舉動。其實,童心未泯,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祝愿每一個閱讀到最后的你,“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