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推介創(chuàng)意產(chǎn)品熱銷產(chǎn)品購物車代理招募甯園商城歡迎頁甯園商城商品分類熱點會議活動財經(jīng)生活甯氏圖庫人才庫絲路茶館寧鋼專欄老趙說巢湖老趙說甯武甯武文化園甯家陶業(yè)尋甯記簡介尋甯記寧向東的管理學課程當代中國藝術網(wǎng)甯鐘的課程甯商人物志佳和國際2023兩會精華學術研究史海鉤沉尋根問祖譜系大觀好家風甯氏大通譜《中華甯氏大通譜》資料采集古跡探訪傳統(tǒng)文化祠堂譜牒甯商之家大會動態(tài)參展企業(yè)第一屆世界甯商大會第二屆世界甯商大會甯商大會報名第三屆世界甯商大會世界甯商大會甯商名家精彩文萃商學院大數(shù)據(jù)活動預告《天下甯商》甯商行甯商公益甯商動態(tài)天下甯商甯商新鮮看美甯商城v品牌大街中華甯氏歷史文化生態(tài)園評家事 觀點評家事 意見評家事 建議家譜咨詢尋根問祖活動咨詢商務咨詢家事曝光給理事長留言給秘書長寫信甯氏創(chuàng)業(yè)者寧商合伙私信甯氏合伙項目甯氏合伙項目討論寧商合伙公益捐款公示他山之石公益互訪互學精品項目信息港直播第四屆甯商大會2019甯商大拜年甯商大拜年寧楊鎖寧中偉VIP形象企業(yè)大街點擊入駐品牌大街最新入駐對話新賓客聚焦大街家譜祠堂甯氏文史尋根名人播遷甯商圈信息發(fā)布項目推廣生態(tài)園直播爆料社交旅游教育深度好文姓氏故事好家風祖?zhèn)?/a>詩詞楹聯(lián)資料下載政界商界科學教育文化藝術軍界人物名人館甯商企業(yè)名錄甯氏溯源甯氏世系文獻文物番衍遷徙郡望與堂號宗彥賢達甯氏大通譜要聞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臺灣省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美國越南泰國加拿大非洲馬來西亞甯氏動態(tài)歷代名人尋根問祖尋根源流字輩宗譜名片庫文史宗祠功德留言提交我要給宗親拜年

四川甯氏宗譜

 二維碼 6218
來源:世界甯商網(wǎng)網(wǎng)址:http://nings.org


   《湖湘甯氏始脩譜敘》原文

古有宗法職在小史惟於宗藩世室而維持之後宗法廢漢興士大夫之家欲以繼前人之功勳別世族之貴賤有事譜牒隋唐選舉以及婚姻必由此考是圖譜有局有官其制詳且明也五季以來宗法大壞宋脩唐史著宰相世系去百家士大夫家皆自為譜元脩宋史惟趙宗室我朝脩元史而宗室不可詳矣夫世道之降如是宗室不詳如是況家譜乎余家世自衛(wèi)之裔散處天下大宗失其真?zhèn)髯V牒罹於兵燹每觀歐蘇譜法未嘗不動於中矣茲良讀春秋戰(zhàn)國列傳又不得不為之興感 自念先祖諱卿仕元襲元帥守衡陽元社既屋世官亦失隱居衡陽玉蘭村者諱倫良之祖伯大宗也遷祁陽馬江埠者諱榮良之祖父別世而為小宗也徙邵凹頭者諱道可良之從高祖別世而謂之小宗良宦游四方遇同姓未嘗不以先世為問曩過陝之清水縣一舍許忽一官拱立道旁迎候曰儒學教諭河南滎陽甯譯專竢叩其故昨夢同宗顯宦過我待旦公之報劄至焉故敢遠迎予意豈非祖宗之靈俾明世系乎詢其上世亦莫知也於是重為慨嘆益以譜牒為事歷考古之經(jīng)傳倣歐蘇譜例遂以圖譜為一卷自河南遷衡陽析邵至祁為二卷吾家世多義兒別之為三卷凡吾氏見之於經(jīng)傳子史者其學行智勇忠孝節(jié)義有足尚者錄之為四卷有宗譜族譜外譜義譜之分特以隨宜復以所授誥勅及先世墓誌銘表塋圖以次附於後曰文獻錄於戯譜者家之史也尚乎紀實信以傳信直使子孫有知不以誇矜為曜豈敢效崇韜拜汾陽之墓正倫鋻城南之河取笑於世耶又聞歐公有云作譜在子孫之貴顯者使貧晦有所仰則良忝由進士歷事三朝茍以世祚略而忽之則後人益無所據(jù)是以略其闕而詳其所知以成是牒惟我子孫皆當推自我祖之心為心振振繩繩大光斯譜實予所望其有發(fā)揮戒勉之言尚有俟於大人君子也  

賜進士第浙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前行人司行人二十八代孫良謹述

  1、湖湘甯氏始脩譜敘

   古有宗法,職在小史,惟於宗藩世室而維持之,(瘚)後宗法廢。漢興,士大夫之家,以繼前人之功勳,別世族之貴賤,有事譜牒;隋唐選舉以及婚姻,必由此考。是圖譜有局、有官,其制詳且明也。

   五季以來,宗法大壞。宋脩唐史,著宰相世系,去百家,士大夫家皆自為譜。元脩宋史,惟趙宗室;我朝脩元史,而宗室不可詳矣。

   夫世道之降如是,宗室不詳如是,況家譜乎?!余家世自衛(wèi)之裔,散處天下,大宗失其真?zhèn)?,譜牒罹於兵燹。每觀“歐蘇譜法”,未嘗不動於中哉!茲良讀春秋戰(zhàn)國列傳,又不得不為之興感。

  自念先祖諱卿,仕元襲元帥,守衡陽,元社既屋,世官亦失。隱居衡陽玉蘭村者,諱倫,良之祖伯,大宗也;遷祁陽馬江埠者,諱榮,良之祖父,別世而為小宗也;徙邵凹頭者,諱道可,良之從高祖,別世而謂之小宗。

   良宦游四方,遇同姓,未嘗不以先世為問。曩,過陝之清水縣一舍許,忽一官拱立道旁迎候曰:“儒學教諭,河南滎陽甯譯專竢?!边灯涔?/span>,“昨夢同宗顯宦過,我待旦,公之報劄至焉,故敢遠迎?!庇枰?/span>,豈非祖宗之靈俾明世系乎?!詢其上世,亦莫知也!

   於是重為慨嘆,益以譜牒為事,歷考古之經(jīng)傳,倣“歐蘇譜例”。遂以圖譜為一卷;自河南遷衡陽,析邵至祁為二卷;吾家世多義兒,別之為三卷;凡吾氏見之於經(jīng)傳子史者,其學行、智勇、忠孝、節(jié)義有足尚者,錄之為四卷。有宗譜、族譜、外譜、義譜之分,特以隨宜。復以所授誥勅,及先世墓誌、銘、表、塋、圖,以次附於後,曰文獻錄。

   於戯!譜者,家之史也。尚乎紀實,信以傳信,直使子孫有知,不以誇矜為曜。豈敢效“崇韜拜汾陽之墓,正倫鋻城南之河”,取笑於世耶!

   又聞歐公有云:“作譜在子孫之貴顯者,使貧晦有所仰?!眲t良忝由進士,歷事三朝,茍以世祚,略而忽之。則後人益無所據(jù),是以略其闕,而詳其所知,以成是牒。

   惟我子孫,皆當推自我祖之心為心,振振繩繩,大光斯譜,實予所望。其有發(fā)揮戒勉之言,尚有俟於大人君子也。

   賜進士第、浙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前行人司行人、二十八代孫  良謹述

   注  釋:

   宗法:宗法制度,源于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至春秋時期臻于完善。            

   小史:小官名,掌邦國之志﹑貴族世系及禮儀等事。也是當時的巫職之一,有巫史、巫師之分。

   五季:唐亡后,相繼出現(xiàn)五個朝代,割據(jù)十個政權,史稱“五代十國”。

   衛(wèi):春秋時代諸侯國之一,衛(wèi)為甯氏之宗國,在今河南省獲嘉縣境。

   散處天下:甯氏仕衛(wèi)九世為卿,至甯喜被誅滅族,遺族從此散失。

   歐蘇譜法:北宋名家歐陽修和蘇洵,各自編制《家族圖譜》,橫排世系,縱貫時間。

   元社既屋:指元朝滅亡。社屋猶社廟,是王朝傾倒之代稱。

   曩nǎng:昔日,以往,從前,曾經(jīng),過去的,有一次。

   陝之清水縣一舍許:清水縣在今甘肅,史屬陜西;舊時的行軍里程,以三十里為一舍。

   儒學教諭:儒學始于漢盛于元明清,為官學基本形式??h儒學置教諭,相當于教委主任或縣學校長。

   竢sì:通假字,竢同俟,等待、等候。(甯譯在此專門等待叩其故:叩是問,詢問其原因。

   劄zhá:劄同札,公文稱劄子。官員下訪時事先呈上報札,報劄即報信到達。

   予意/俾明:作者想象著,難道是祖宗顯靈,有意安排這樣的相遇,要讓我明白自己的世系嗎?

   誥勅:誥是帝王對臣子的任命或封賜書,敕是帝王的命令。誥敕即帝王對有功之臣或其家屬進行的封賞。

   於戯:感嘆詞“??!”,類似:嗟乎!於乎!嗚乎!善哉!

   崇韜-正倫:唐前百姓無家譜,世族由國史記載。族姓被遺忘者,出現(xiàn)冒認祖宗胡亂攀附現(xiàn)象。如“顏標認作是魯公之后裔,崇韜祭拜汾陽郭子儀之墓?!贝四诵υ挼涔?,后成修譜之警句用語。

   忝tiǎn:本義愧對,舊時謙詞,表示愧于進行某事,如忝由、忝加。

   歷事三朝:指甯良中進士后,在明正統(tǒng)、天順、成化三朝擔任官職。

   世祚:祚Zuo,本義福佑、帝位,常用于匾額?!笆漓瘛狈褐讣易迨老?,常用于“字輩”。

   闕jué:在此為空缺、缺略、缺失之意?! ?/span>

   振振繩繩:振振、繩繩、詵詵、薨薨、揖揖、蟄蟄,皆為子孫眾盛之意,常用于譜序和碑銘。

   進士:明清科考殿試,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乙丑科”是指該屆進士的歲次。

   作者:甯良,字元善,生于明代永樂年間,今祁東金蘭橋人。明正統(tǒng)十年(1445)乙丑科進士,升行人首,遷刑曹,任浙江參政、廣東按察使,累官至浙江左、右布政使。任期能振揚政紀,均賦節(jié)役,為人所稱頌。

2、隆回甯氏族譜前序

譜者何?譜吾甯氏也!粵自甯氏始本乎姬,由黃帝以至文王,史冊昭然可考。

武王封康叔於衛(wèi),九傳至武公和,其四子季亹食采於甯,而後以邑為氏,遂為甯氏所始??计涞?,即今河南懷慶府修武縣,及衛(wèi)輝府獲嘉縣等處。厥後子孫之在衛(wèi)者,或居滎陽,或徙南陽。

自亹至喜,凡九世為卿,載在《左傳》,故衛(wèi)為甯之宗國。惟戚與越自衛(wèi)仕齊,拜為上卿,由是子孫之在齊者,或留北海,或遷河東,世稱望族,故齊又為甯之郡地。宗郡之由,不可不先知也。

漢魏以降,失傳者殆千餘年,至隋時,始遷祖司馬幹公。幹公先世,河南滎陽人,隋文帝末仁壽二年壬戌官衡司馬,因家於衡之雁峰下。後世子孫散失,世系失考,惟舊譜有云,甯氏之先,居衡之雁下。

值黃巢亂,八世裔孫某,乃徙邵陽之中鄉(xiāng),時唐僖宗乾符五年戊戌至中和二年癸卯事也。自壬戌至此,凡二百七十有七年。其峰之下居址徙後,為龐居士所居,龐有女名靈照,今有井曰“靈照”,在太平寺左則,左基其是也。

後亂息,由邵歸衡,即今太平鄉(xiāng)玉蘭村。至元時,若邵陽、祁陽、桂陽、常甯,又由玉蘭村分徙。

宋末,家奉紙榜,有承議郎富義、承事郎富旺二祖諱??妓紊褡谠S新制,左右正言、太常、國之博士為“議郎”,正六品;大理評事為“承事郎”,正八品自漢以來,惟稱征事,宋改為承事。我兩祖居其官,故紙榜載其名。又考,玉蘭村中別無甯姓,則此雖非我祖的名,要亦同時族人也。是富義、富旺二公,其為理宗之前宗時人,明矣。

自隋仁壽壬戍至甲寅,通計六百五十有四年失考。雖其間有八世裔孫之徙,究未確指為何人,故就其可考者推,富義、富旺二公斷為一世祖。等而上至司馬幹公,則富義、富旺二公,實為幹公之二十又二代孫也。

富義公配妣氏郭,生子三:長九五宣義,又為衡陽、祁陽、桂陽始祖;次九七宣義,又為常甯始祖;次九十宣義,又為吾邵陽始祖。富旺公子九九宣義,子孫亦在衡陽。九十宣義公,配妣亦氏郭,生仕南公,諱道可,遂為邵陽之祖。

道可公居衡陽玉蘭村,當甫生時,有緇衣人持瓜獻,曰:“邵平瓜綿”,言訖不見。及長,當天曆元統(tǒng)元年間,賊匪猖獗,供億煩苛。乃憶先人避亂,曾寓邵陽之中鄉(xiāng),況又有“邵平瓜綿”之讖,遂決計攜家小入邵陽,相地得芭蕉峰下,居凹頭,配妣氏陳,生子元秀公。

元秀公配妣氏蕭,生子昌遠公。昌遠公配妣氏劉,生子三:長則明、次則誠、次則榮公。明公生添琫、添琦;我祖榮公配妣氏羅,生子四:江添泰、次添璿、次添貴、次添富;誠公生添瑄、添瓏,合之從昆弟等八人。

琫公生綱、紀、綸、統(tǒng);琦公生縉、緄、紋;瑄公生繡、紳、維;瓏公生瑞;泰公生絨、綻;璿公生綬、緹;貴公生繨、繩。

以上諸公俱宗“邵陽派”。

我祖富公,配妣氏張,生子二:長永祥,次永瑞。公別,為“隆回派”,共衍為老十九大房。其間綻、綬無傳,緹徙平越衛(wèi)無稽,實共一十六大房。

又按明公住後臺上,誠公住前臺上,我祖榮公分居凹頭,及我祖富公因避軍差,徙居隆回水西碧山,此隆回派之所由始也。

我祖瑞公,配妣氏鄧,生二子:長子龍,次子材;繼妣氏廖,生子清。龍公子孫徙川,又一支徙安化縣,未詳。

舊譜所若此,我等華邑一支,為邵陽一派無疑矣。何也?以字班派決之。凡我族人捐貲修譜,庶幾譜相傳,承啟有序,家政豈不因此井井耶!

注  釋:

   粵yuè作為發(fā)語詞用于句首,審慎地以起下文?!盎浕背R娪谧V序之首,考查之意。

   越y(tǒng)uè形聲從走,本義越過,無義越于也。本文中的“越”, 與“于、於”同義。

   厥jué:作為代詞,其、他的;作為連詞,因而、因此、于是。厥后,此后,后來。

   北海:古齊州北???,今山東青州市,隸屬于濰坊市。

   河東:先秦的晉陽河東,在今運城市永濟一帶,晉陽是趙邑。

   紙榜古時無照片作遺像,使用紙榜或神主設靈堂牌位,供奉祭祀。

   時人當時的社會名人,或有名望的士人。

   緇zī緇,黑色。緇衣人,穿黑衣的神秘相士。

   邵平瓜綿廣陵人邵平,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種瓜于長安城東,瓜質甘美,世號“東陵瓜”。

   貲zī貨也,財也;捐貲,即捐助資財。

  3、今修甯氏族譜序

我甯氏,其先楚人也。祖上自前明攜譜入蜀,遭明季兵燹,遂失傳。

余等少時偶撿族人舊簏,得觀先譜,喜甚。捧而讀之,僅原序二三首尚完,略識播遷由來,餘皆蟫斷炱朽,至篇頁不可辯,悵悵者久之。竊意譜存者,當不止此,以時方事帖括業(yè),故周諮未暇,迨徐博訪,竟復渺然。

甲午春,族人集修歲祀,余等因以修譜意,謁諸宗老,皆樂從稱善,並以纂敘屬。余等因遍曆廣漢、繁江暨月山等處族人之至自楚者,所在多有。率以國朝鼎命時徙蜀,先世端委,俱莫可根究。爰就廷禹、廷兆二公支下聯(lián)屬之。

兆公二子仕文、仕賢;禹公至學聖單傳,凡五世。聖公生書林、書院,林、院二公後始繁衍,故厥裔略次兆公支。方獻賊犯川時,仕文公訣子文貴,避地邛州之蒲江壽安鎮(zhèn),別娶生子。聞後有徙嘉定、犍為者,以道遠故,尚未訪及。

其所聯(lián)合為支譜者,則仕賢、文貴暨林、院二公裔也。別其本支脈派為圖考,生卒年月皆詳錄。其有先世言行,可則知而能記者,皆為作傳以示後。他如服制,以篤恩誼;祭儀,以崇孝享。獎善懲惡,以儆不孝而勵賢良,胥敦睦所有事也,皆詳載之。

至有世次懸殊礙難強合者,概不闌入。不敢效“崇韜拜郭汾陽墓”,冒認他人作祖宗,為有識者竊笑。

嗟乎!禹、兆二公以前名諱且不詳,二公而下,雖能詳矣,而塋域仍不盡詳。即禹、兆二公裔,其辭故去者,異鄉(xiāng)散處,慶吊罔通;無從追尋者,亦間有未詳。非以譜失修故,曷至是哉?鄉(xiāng)惟失考以至今。及今不考,將日復一日,年代愈深,轉徙愈眾??謥K禹、兆二公裔,不復可盡覓惇敘,將何所望耶?

余等用是穆然思,惕然懼,遑然迫於不可待。爰聯(lián)合而編次之,閱六寒暑,乃克蕆事。竊幸先澤孔長,而諸宗老之意不終違也,約舉始末為之序。

光緒二十五年歲次己亥仲夏月穀旦  十二代孫  宗愚謹志

注  釋:

   楚人:古代楚地,泛指長江中下游,后指湖南、湖北。楚人,即兩湖人。

   明季:即明代,老譜常見“明季兵燹”、“元季兵燹”,是指族譜已毀于那個時代的兵火。

   簏:用竹、藤編成的箱子。    

   炱朽:被咬書的蠹魚咬斷,被煙熏成黑灰。    

   竊意:舊時謙辭,指自己。竊謂,即“我以為”。

   :本義及、到。迨至,及至、等到;迨徐,慢慢訪遍。

    

  端委:時政國法,論理制度,命令準則。

     yuán乃、從、于是,句首語氣詞。另有改易、更換之意,如爰頒(另行頒布)。

     獻賊:清初張獻忠建川渝政權,大肆鎮(zhèn)壓異己異姓,造成許多假張姓,其中就有甯氏。

   胥:相互之意。    

   曷:何故呢、為什么。

   鄉(xiāng):在此應為“嚮”,有向來、從來、一向及自始至終之意。

   穆然:嚴肅認真地。    

   惕然:謹慎省悟地。    

   遑然:迫不及待而倉皇地。

   蕆事:終于完成一件大事。    歲次:年份用語,如1894年為“清光緒二十年歲次甲午”,前必加年號年數(shù)。

   仲夏:古以“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仲夏即夏季第二個月。

    穀旦舊時為吉日之代稱,也稱吉旦。(本文撰于1899年陰歷5月某吉日)

(甯蔚華 點注)

編按:《甯氏族譜》很厚重,偶然購于古舊書店,系湖南隆回遷四川廣漢支譜,修于清光緒廿五年(1899),距今116年。其中《湖湘甯氏修譜序》和《隆回甯氏族譜前序》,引敘于原老資料,十分珍貴;《今修甯氏族譜序》則指廣漢分支。


文章分類: 甯氏世系
分享到:
會員登錄
登錄
我的資料
我的收藏
購物車
0
留言
回到頂部